精彩不歇,步履不停。10月30日,“赋能地方IP 共话发展新篇”——2025“E事茶会”主题沙龙暨镇江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继续在江苏镇江展开。网络名人、专家学者一行继续深入探访,在传统工业与千年文脉的穿梭中,全方位领略镇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与多元魅力。
航天技术融民用 材料攻坚助飞天
“公司承担了中国商飞C919大飞机后机身后段、副翼、后机身前段、垂尾等复合材料零件的研制任务,占C919客机复合材料用量近50%,在技术能力、大部段生产及交付和适航管理等方面具有充足的经验,成为了C919项目不可或缺的复合材料结构件主要供应商。”在航天海鹰(镇江)特种材料有限公司,企业负责人指着用特殊复合材料制造的C919大飞机机副翼和垂尾等零件,向网络名人代表展示国产大飞机的“镇江基因”。
这些零部件以及衍生出的航空保温杯等产品,让视频号“黑小马的创作旅程”主理人龚启帆不停按下快门:“从航天技术、到民用航空和生活应用,这里的每一件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升级的见证。”
“在这里,我真切地感受到技术的尖端性和应用性。”锦坤品牌创始人、上海品牌委秘书长、上海市政府品牌专家委员石章强参观完后感慨道,“企业不仅积极响应国家战略,坚持自主研发飞机核心部件,同时还将新材料技术延伸至日常生活——比如能让热水快速降温的保温杯,就是基础应用与‘黑科技’的完美融合,体现了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的有机结合,令人惊喜。”
企业负责人还向网络名人代表介绍,公司在先进隔热保温材料领域,始终瞄准国家节能环保的战略方向,通过将气凝胶、相变材料等前沿研究成果应用于民用市场,其技术已成熟落地于新能源汽车、轨道交通、船舶及户外用品等多个领域。接下来该公司将持续拓展C929宽体客机、国产航空发动机、无人机、商业航天及新材料等业务,同时正积极推进C919批产能力建设及CR929研制规划论证工作,持续培育并做强产业链。
醋香氤氲见匠心 百年恒顺历久弥新
在镇江香醋发源地丹徒区,一座独特的博物馆正静静诉说着千年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中国醋文化博物馆——由“百年恒顺”倾力打造,以其40多亩的规模、六大展馆的完整体系,成为国内首个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、国家工业遗产保护、工业旅游开发、青少年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主题性展馆。
馆内核心展示的“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”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这项技艺采用独特的“固态分层发酵”工艺,凝聚了镇江一千多年酿造文化的精华。“恒顺镇江香醋传统酿造区”也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,区内保留着自清代以来的老作坊、老厂房、传统制醋工具等珍贵工业遗存,被誉为“活着的工业遗产”。
B站知名UP 主、“云社”主编赵巍在参观后深有感触:“‘恒顺众生’这四个字让我看到了老字号的生命力。守正,是坚守非遗工艺之本;创新,是让百年品牌与当代消费同频共振。”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,这里已成为展示“醋都镇江”魅力的重要窗口,让千年醋香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。
古街新韵活态传承 历史街区焕发时代活力
走进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,这座长江下游重要古渡口,见证了自三国时期以来近两千年的历史变迁。它曾是南北水上交通与漕运的核心枢纽,随着江岸北移,古渡功能虽已式微,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愈发彰显,成为研究古代交通、商贸和城市发展的珍贵遗址。
与之相邻的京畿路在保留大清邮政局等历史建筑的同时,成功引入六十余家特色店铺,形成古今交融的独特街景。“跨越千里来到镇江,我感觉像是翻开了一本鲜活的历史书。”视觉自媒体号“好摄梁山”主理人梁山穿行在古街巷弄中,用镜头捕捉城市韵味,“但更让我惊喜的是,这本‘历史书’是活的——西津渡承载着千年文脉,京畿路则洋溢着青春活力。”他表示,锅盖面的香气和当地人的温和,让他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烟火气。
据悉,京畿路通过绘制文化墙绘、引入多元业态,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。该街区文旅繁荣景象获央视11次报道,在重要节假日期间累计接待游客45万人次,已成为镇江全新的城市名片,展现了历史街区在当代的蓬勃生机。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张红 王子钰 徐晓冬 丁小玲 李旸/文 曹阳/图 王悦谋/视频












